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实用医药》 > 2017年第26期
编号:13107824
老年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(1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7年9月15日 《中国实用医药》 2017年第26期
     【摘要】 目的 分析并研究老年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, 并对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。方法 66例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形成的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, 同期70例肝硬化不存在门静脉血栓形成的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。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, 探究相关危险因素。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、性别、国籍、病因、白细胞(WBC)、血小板(PLT)、国际标准化比值(INR)、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(APTT)、纤维蛋白原(FIB)、肌酐、总胆红素、脾静脉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;两组患者D-二聚体、血红蛋白(Hb)、纤维蛋白降解产物(FDP)、门静脉内径、脾脏厚度、脾长、Child Pugh分级、脾切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。两组患者腹泻、肠梗阻、肝肾综合征、肝性脑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。D-二聚体(OR=4.3064, P<0.05)和门静脉直径(OR=1.2547, P<0.05)是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。结论 肝硬化的严重程度、D-二聚体、FDP水平、门静脉主干内径宽的患者, 其合并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较高 ......
1 2下一页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4278 字符